吳明益/東華大學華文系副教授
「也許總有一天,所有人都會變成『新人類』,你們會回頭觀望我們,一如我們回顧可憐的尼安德塔人。」(《曼谷的發條女孩》,2011:493)
村上春樹曾說他自己不寫「近未來」的小說,理由是「近未來」在小說中的描寫已經形成一種固定模式,通常都是不斷下著雨,灰濛濛的天空,哀傷的氛圍,要突破是非常困難的事。同樣地,末日也非常難寫,書寫者必須像構築一個新的、完整的世界一樣,去擬想一副「原本的世界即將消逝」的圖景。毀棄一個世界,更建立一個世界同樣艱辛。站在此時臆想未來:基因科技、能源問題、污染問題……當然都是近未來小說或是末日小說必然會關照到的議題。但更重要的,是如何順著這個圖景,把自己想呈現的意圖自然地擺放進去,從而觸及到讀者的心靈。臺灣過去翻譯過的作品,像瑪格麗特‧愛特伍的《末世男女》(Oryx and Crake)就是其中的佼佼者。
《曼谷的發條女孩》是一部流暢,細節迷人,對泰國文化與部分生態知識下了硬工夫的科幻小說。故事的發生背景是在能源崩壞、海水上漲之後的天使之城─曼谷。這部頻頻獲獎的作品,成功的唯一因素就是作者保羅‧巴奇加盧比(Paolo Bacigalupi)不但善於想像,也善於感知各種階層人們內心衝突的敏感能力。小說角色分別由「熱量販子」安德森‧雷克,他所雇用的華人福成,以及被稱為「曼谷之虎」的環保部警察賈迪推動,這些角色的設定讓敘事節奏非常明快。
在巴奇加盧比設想的未來中,能源回復到得靠基因象推動齒輪來產生,基因柴郡貓則泛濫到處流竄,甚至得靠撲殺來維持平衡,而基因改造的種子則常常失控染病。這樣的世界設想,讓跨國企業涉入基改與種子庫的爭奪,能源成為國際問題,也成為小說中政治力主要展現的場域。但基改與氣候變遷、環境污染往往只能間接呈現人性,在科幻小說中,最直接衝擊「人究竟是什麼樣的存在?」這樣命題的創造物,莫過於「人造人」。
《曼》書中的「人造人」稱為「發條人」(其實windup真的是很難譯得漂亮的詞)。發條人合理地來自此刻最投入機械人科技的日本,但他們是基因改造與機械的綜合體,並非純粹的機械人。我十分著迷於「發條女孩」惠美子這個角色,由於是擁有情感,並受過專業訓練的基因改造「新人類」,惠美子乍看與真人無異,唯一的不同就是她瓷器般的皮膚,和有時會像發條玩具一樣間歇性停止的動作。惠美子原本是一個日本人源堂先生買的秘書型發條人,源堂返回日本時因運費高昂而遺棄了她。而在高緯度的日本所製造的惠美子,因為毛孔的設計適應的是溫帶氣候,住在泰國往往會「過熱」,她得靠喝冰水來壓抑從體內竄出的熱氣。在一連串的事件中,惠美子逐漸擁有自我意識和夢想,她夢想能到北方,尋找一個據說由發條人建立的村落,她甚至在最後要求她的創造者給予她生育能力。
這真是非常迷人的構想,也是非常具傷害性的構想。科幻小說的奇才艾西莫夫(Isaac Asimov)曾在1942年發表的作品《轉圈圈》(Runaround)提出他設想的「機械人三原則」(Three Laws of Robotics),它分別是:第一法則,機器人不得傷害人類,或袖手坐視人類受到傷害;第二法則,除非違背第一法則,機器人必須服從人類的命令;第三法則,在不違背第一及第二法則下,機器人必須保護自己。這個帶有某種合理性的構想日後被眾多科幻小說家擴展使用,我以為這重點不在構造小說的機關是否完整緊密,更重要的是,它也涉及倫理的問題。也就是說,當人類創造機械人的時候,會為這個自己創造的「類生命體」,順道設下它們與人類之間的倫理關係。
但問題出在「類生命體」如果越來越接近生命體本身,甚至是人類這種「最高智慧」的生命體,人類將面臨的是,如何對待「像自己」的另一種存在型態。或者說,倫理是變動的,原本的倫理界限如果被打破了,該怎麼辦?
就科學上的傳統定義來說,生命有七種特徵。一是體內平衡,二是組織性,三是新陳代謝,四是成長,五是適應,六是對刺激能有反應,七是繁殖。我常想,倘若有一天,「人造人」也能符合這七種特徵,那麼我們需不需要以對待「生命」的態度去對待他們呢?這就是從人類的種族解放、性別解放、物種解放,科幻小說家意圖追尋下去的,人是否也能善待自己創造出的,介於生命與無生命之間物質的思考。
那麼美而迷人的惠美子雖然在性俱樂部被當成玩物表演,但終究出現了所謂的「夢想」,並且依靠這個「活」下來。由於作者的筆法如此出色,使我在這本五百頁的小說裡愛上惠美子。我有時候會想,人與人造人的戀愛,或許是人與鬼魂戀愛的一種時代轉化。都涉及一種「殊途」卻「互相吸引」的痛苦掙扎。人類是世界上唯一有道德主動權的動物,也是擁有最多愛的可能的動物。我們會愛上夕陽、殺戮、毀滅和石頭,我們可以愛鬼魂,也可以愛上一個不愛我們的人造人。這也是小說中惠美子與安德森‧雷克的關係,讀來讓人心痛的原因。
當然,愛情並非這部小說的寓意,但做為一部類型小說,裡頭觸動人心的部分不僅是「製造末日恐慌」而已。像自詡清白為官的賈迪與政府、皇室、資本家的衝突,對基因改造食物與動物的隱藏性思辨,乃至於對自然資源運用的反省……都使得閱讀本書,除了情節緊湊的樂趣之外,還多了環境思索的深度。這本書就像是一句歎息:當未來我們因著自己犯下的錯,終究使得天使離開這個城市的時候,世界該如何繼續下去?
編按:吳明益老師的新書《天橋上的魔術師》也非常值得一讀。
※
延伸閱讀:
Times:2009 Top 10 Fiction Books
保羅.巴奇加盧比俱樂部
科幻國協毒瘤在臺病灶:The Windup Girl (2009) by Paolo Bacigalupi
譯者記:結識《曼谷的發條女孩》的路程
博客來訂購連結